2025年6月28日,TCL工业研究院举办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作为TCL工业研究院的紧密合作伙伴,显示国创中心量子点团队受邀进行技术分享。两个技术报告呈现了团队最新的研究动态,特此对报告内容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量子点团队吴瀚伦做了《面向量产的量子点显示技术研究》的报告。
报告首先对量子点材料做了介绍,突出介绍了量子点作为理想发光材料的特性,主要包括发光效率高、波长可调、光谱窄、与溶液法兼容等,量子点可应用于光致发光显示器件和电致发光显示器件。量子点团队已在电致发光量子点显示领域深耕10年,发表了一系列Nature子刊级别的高质量文章。
团队在材料、器件、墨水、工艺方面进行了全面专利布局,并拥有业界领先的印刷QLED显示技术全流程开发平台。团队已取得良好的技术成果,RGB三基色原型器件可实现高效率寿命且已接近量产水平。
团队目前的研究攻关重点面向高性能、可量产需求的器件结构和工艺的开发及优化,目标要实现面向量产的核心技术能力构筑。为此团队重点攻关的方向有,一是高性能R/G/B电致发光量子点材料开发,二是高性能稳定电子传输材料开发,三是可量产的器件工艺开发,四是QLED器件各功能层搭,五是QLED器件机理解析。
要实现印刷QLED显示技术的量产,仍然面临着一些技术挑战,一是QLED正向老化/衰减机制尚未清,二是稳定性/一致性问题有待解决。团队将直面这两个挑战不断进行技术攻坚,争取早日将印刷QLED显示技术推向成熟,走向量产。
量子点团队陈亚文做了《印刷QLED产业化应用研究》的报告。
报告首先简要回顾了自2015年团队成立以来,开展印刷QLED技术产业化应用开发的简要历程,并介绍了目前的研究开发平台能力。团队开展印刷QLED产业化应用研究的路线与方案主要分三个层次,底层是QD ink的开发;中层是打印工艺和器件的开发;顶层是印刷QLED工程化验证。
在QD ink体系开发方面,团队基于QD和ZMO材料自身特性,以理论和实验数据为指导,定制化并持续迭代墨水配方以满足量产需求。基于工艺和器件需求,团队自主开发了具有良好打印性、溶剂正交性、高成膜均匀性以及高稳定性的QD和ZMO墨水。
在打印工艺与器件开发方面,团队基于产业化的需求,优化打印工艺、器件结构以及制程工艺,提升打印QLED器件性能,采用可量产的顶发射器件结构,实现高性能的印刷QLED器件开发。
在印刷QLED工程化验证方面,团队通过工艺和器件结构优化,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和稳定性,通过系统的制程工艺优化,完成印刷QLED样机开发。
当前印刷QLED显示技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在于IJP-QLED在色域和功耗上极具优势,相似的结构和工艺使其与能借鉴和继承IJP-OLED的关键共性技术开发成果、量产经验以及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技术迭代。挑战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可向量产转移的蓝色QLED材料与器件方案仍然不成熟,器件性能gap(旋涂-打印gap、TEG-panel gap)的解决尚需努力;三是需要系统提升印刷QLED panel的寿命和存储操作稳定性。
量子点团队的两份分享报告全面地介绍了团队最新的研究进展,同时也说明了技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技术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必定充满了艰难险阻。在印刷QLED显示技术领域,团队十年来坚持不懈,一步步走到现在,进入了无人区,同时也已经胜利在望,团队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印刷QLED显示技术走向量产,为我国在下一代显示技术竞争中夺取领先优势奠定基础。
(来源:本站,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