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种显示技术的不断普及与提高,古老的三维立体显示技术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立体影像走入家庭已成现实。近日,在2023未来显示技术大会上,福州师范大学谭小地教授团队研发的“360度空间立体显示技术”引起了行业的关注。据谭小地教授介绍,人们对目前的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尤其是360度环视的空间立体显示技术的演示效果尚不满意。原因主要是因为目前的能够实现立体显示装置所依赖的相关技术以及相关器件之性能还有很大的局限,无法满足人类挑剔的立体视觉需求。
据谭小地教授介绍,传统的立体显示技术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利用全息原理实现的波前再现法,利用光电调制器件实现的光线再现法和其它方法。各种方法中又分别有几种细分方法。
图1 空间立体显示技术分类
第一种波前再现法,是基于全息原理的方式,波前再现法可以说是最理想的立体显示方式,但由于全息显示方式对显示装置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就目前的技术条件距一个理想的立体显示还有很大距离。
第二种光线再现法,是将波前再现方式降维之后,兼顾目前技术和器件的性能,通过牺牲时间或空间的同步性,而实现的立体显示方式。这类方式是目前立体显示技术中最丰富多样的,尤其是可以实现空间立体显示技术,因而受到了广大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者的关注。这些成果也凝结了技术发明者的智慧和经验。
除了以上方法之外,也有许多不胜枚举的其他的方法。但由于同样的受器件性能限制等原因,目前还没有提出理想的三维立体显示技术。
图2 360度空间立体显示装置,图中圆桌上的红色小汽车即为空间立体显示的效果
为此,福州师范大学谭小地教授团队提出360度空间立体显示装置(如图2所示),是将现有显示技术和器件的性能充分发挥的理想显示技术,其效果已达到乱真的程度。据了解,谭小地教授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实现小面积显示的原理验证。谭小地教授介绍说,目前我们的工作已经不再是空间显示技术本身的研究,而是开始将该显示装置所需的素材也纳入到研究规划中。为提高该显示性能和数据转换效率,我们也在开展显示数据格式标准和显示装置评价体系的制定工作。下一步我们还要进行更新的尝试和努力,如:扩大显示面积,降低系统成本等,为空间立体显示技术提供最佳解决方案。
(来源:本站,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