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美专家评测网站Rtings公布的全球电视排名,前五位都是OLED电视。在中小尺寸OLED领域,市场也已发出了明确的需求,苹果已规划iPad和Macbook逐渐向OLED过渡。OLED因其具有优异的画质效果如完美的对比度、宽视角、广色域、清晰无拖尾,产品差异化的设计如曲面、超薄、柔性、透明显示应用,以及产品竞争力,能够完美的匹配市场对新一代产品的需求,正成为未来TV和IT产品的主流技术。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彭俊彪近期在首届璀璨显示展主题论坛上表示,OLED器件的制备工艺目前主要分为真空蒸镀和溶液加工两种方法。其中真空蒸镀方法工艺已比较成熟,且已实现产业化,并在手机终端应用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溶液加工方法(OLED/QLED),特别是喷墨打印制备薄膜的方法在技术上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正在推动大规模的量产。从长远来看,溶液加工方法在大面积、RGB独立像素制备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技术优势。
虽然喷墨打印方法制备像素薄膜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同时也面临比较大的挑战。彭俊彪教授表示其挑战主要表现在材料和工艺的难点:一是对材料性能要求比较高,印刷显示对多层薄膜型器件,包含的层数越少越好,避免溶液加工制备薄膜过程中的界面互溶问题,这会要求材料具有多功能性;二是发展空间大,喷墨打印发光层,可解决金属掩膜版的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它功能层包括金属阴极实现印刷制备;三是叠层器件的优势比较难以发挥,器件制备的难度较大。
彭俊彪教授最后强调,像素薄膜打印成功率的统计概率,需要有科学的依据。目前,应该积累相关数据,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方法评估喷墨打印像素的成膜质量,为大规模量产提供数据支撑。建议以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为代表的国家级平台,建立数据共享平台,特别是成套材料、器件结构、工艺数据等。
(来源:本站,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