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详情

首尔大学宣布成功开发出新型混合串联结构钙钛矿发光器件

2024-01-17

       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1月16日宣布,首尔大学李泰宇教授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结合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和有机发光材料的高效、长寿命混合串联发光器件材料。该研究成果在基础研究项目的支持下,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上。



image.png 

混合串联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概念图和器件效率


       钙钛矿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太阳能电池材料。然而,钙钛矿具有优异的色纯度且价格低廉,因此作为下一代显示器件也受到关注。


       问题是钙钛矿发光器件的效率低于现有的有机发光器件(OLED)。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将具有不同特性的器件组合在一起的串联结构,但由于钙钛矿是通过溶液工艺制造的,因此很难将其与其他器件堆叠。


       李泰宇教授的研究团队采用新设计,成功生产出串联结构钙钛矿发光器件,通过溶液工艺在底部生产钙钛矿纳米晶单个器件,然后通过溶液工艺在顶部生产有机发光单个器件。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生产基于钙钛矿的串联发光器件的研究成果。研究团队找到了同时实现高效率和高色纯度的最佳器件结构,并将其命名为“Hybrid-Tandem Valley”。


       新型混合串联器件通过使用薄而透明的纳米颗粒光发射器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光提取效率,从而使来自钙钛矿顶部有机发光层的所有光都能传输。现有钙钛矿单器件的工作寿命为1.8小时,而研究团队开发的串联器件则将其寿命显着提高至5596小时。


       Lee Tae-woo教授表示:这项研究对于通过堆叠不同的发光器件来配置器件以满足效率和高色纯度的指导方针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OLEDIndustry译自ETnews,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