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悄然过去,受地缘政治冲突,全球性超级通胀以及需求透支等多重因素冲击下,全球TV面板市场迎来了至暗时刻。全球电视市场终端需求持续低迷,品牌深度控制库存,LCD电视面板价格纷纷跌破现金成本,面板厂亦开启了有史以来最大幅度的减产。下半年,终端市场依然存在较大不确定因素,面板厂产能调整幅度能否追赶品牌面板备货需求下滑的幅度,是下半年全球LCD电视面板市场供需能否企稳的关键。
面板出货:季节指数呈现“L”型,平均尺寸首次出现衰退
季节指数呈现“L”型,下半年需求依旧疲软。通常情况下,全球LCD 电视面板市场每年的季节指数呈现“V”型特点,而2022年面板出货数量的季节指数恐将出现“L”型,下半年旺季不旺,需求依旧疲软。一季度:终端市场在高通胀、高海运成本及需求透支等因素影响下,零售表现不如预期,头部品牌大尺寸面板需求低迷;小尺寸面板,特别是32英寸价格下跌至40美金以内,二线厂商启动第一轮抄底备货,拉动一季度面板出货数量创一季度历史新高,并成为全年规模顶峰。二季度:俄乌战争爆发,欧洲市场需求失速下滑,品牌采购需求超预期收缩至近十年新低,大尺寸需求持续恶化,小尺寸需求亦出现下滑,二季度面板出货迅速回落。三季度:三星(Samsung)暂停面板采购,预计到三季度依然坚定执行控库存策略。同时,悲观情绪蔓延并影响其他品牌的采购信心,三季度面板出货恐旺季不旺。
四季度:随着海运成本持续回落、面板价格降至低位、品牌库存趋于健康,预计四季度头部品牌面板备货需求特别是大尺寸需求有望恢复增长,但终端消费力尚无强劲恢复预期下,出货也难以期待强劲恢复。群智咨询(Sigmaintell)预测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LCD TV面板出货预计2.6亿片,其中一季度出货6800万片,占全年出货规模的26.5%;二~四季度,预计季度出货水平在6200万片水平上下波动,季节指数难以超过25%,季节指数呈现明显的“L“型特点。
大尺寸化受阻,平均尺寸及面积同比下降。世代线的升级迭代驱动大尺寸化进程,大尺寸化是贯穿全球电视面板市场发展的主轴。但2022年全球LCD 电视面板市场平均尺寸首次出现衰退,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受高通胀、高海运成本、需求透支等因素的影响,北美市场大尺寸电视需求受到明显抑制;第二,高通胀带来全球范围内消费降级,阻碍了大尺寸化进程;第三,面板价格驱动厂商对小尺寸备货更加激进。以价格弹性高的32英寸面板最为典型,代工厂、经销商等二线市场需求占据了其出货的半壁江山,面板价格降至相对低位,二线厂商抄底备货热情被点燃,推高了面板厂32英寸的出货水平。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测算数据,2022年整体平均尺寸47.7英寸,同比下降0.8英寸,其中前三季度因大尺寸需求低迷,加上32英寸出货水平维持高位,平均尺寸低于2021年的平均水平。预计四季度随着中国“11.11”促销季来临,加之北美市场随着品牌及渠道库存趋于健康、物流及面板成本的进一步下探,有望带动大尺寸需求恢复,从而推动四季度全球LCD 电视面板平均尺寸增加至49.3英寸,环比大幅增加2英寸。
OLED面板市场亦难独善其身,陷入亏损预期和缩量的双重困境。在全球高通胀的背景下,尤其是欧洲及北美需求下滑,对OLED电视面板需求产生重创。首先,高通胀对OLED电视入门级产品需求产生了严重冲击。其次,来自于LCD面板的价差冲击加剧,OLED电视面板价格长期维持高位,电视品牌利润受挤压,策略趋于保守,需求被进一步抑制。最后,三星电子暂停了2022年WOLED产品上市,对LGD全年OLED 电视面板出货形成重创。受以上因素的影响,2022年WOLED面板出货将远低于预期,从一季度开始背负高库存,并从二季度开始逐步调减了韩国G8.5代OLED 面板产线的稼动率,稼动率下调伴随着成本的增加,WOLED面板业务恐将陷入亏损预期和缩量的双重困境。整体来看,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的统计数据,在SDC QD Display面板的加持下,2022年全球OLED 电视面板出货量为888万片,同比增长15.0%,增幅低于预期。
面板厂策略: 启动史上最大规模减产
随着LCD 电视面板价格纷纷跌破现金成本,面板厂商承受着巨大的亏损压力。短期内难以期待终端需求恢复,面板厂商纷纷启动了减产,但各个厂商策略不一。京东方(BOE),被动减产,主要减少G10.5和G8.6的产能供应。得益于多品类均衡发展的优势,IT面板获利依然能够为公司经营输血,为BOE保持高稼动率和稳定运营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随着三星电子及LG电子等国际品牌明确三季度继续控库存的策略后,需求形势不容乐观并启动被动减产。其中G8.6和G10.5代线稼动率有一定的下调。TCL华星(CSOT),减产步伐稳步推进,主要减少65英寸和75英寸面板供应。CSOT对三星和TCL两大客户的依赖度非常高,三星的采购策略调整对CSOT产生巨大压力,并从6月开始减产。华星产能调整主要集中在65英寸和75英寸面板供应。惠科(HKC),爬坡放缓,扩产延后。受需求下滑的影响,惠科面临较大的出货阻力和库存压力。惠科从6月开始亦逐步开启产能控制,主要表现在H4和H5新线爬坡放缓,预计三季度稼动率维持较低水平。
台湾面板厂策略分化,以营业利润为导向。对于中国台湾面板厂来说,一旦LCD 电视面板价格触及成本红线,拖累利润表现,他们将加速收缩TV业务。AUO自二季度初期已进行产能的调整,随着各应用需求持续下滑,稼动率调整范围从G6向G8.5逐渐蔓延。群创(Innolux)稼动率调整相对保守,主要表现在进一步控制50英寸供应,以及TV产能向IT转移,电视面板供应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韩国面板厂,部分产能退出,LCD电视面板竞争力弱化。韩厂LCD电视面板成本竞争力低,随着面板价格失速下跌,将更加坚决执行控产。SDC 已关闭其所有的LCD 电视面板产线,6月开始维持库存出货;LGD G7.5代线从5月开始逐步下调,广州的G8.5代线产能亦有所控制。
整体来看,随着面板厂纷纷开启减产,对全球LCD 电视面板供应起到了一定的调节效果。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显示,二季度全球LCD TV面板供应面积同比减少1.4%,环比减少2.9%。预计三季度全球LCD TV面板供应面积同比进一步下降7.3%。但是三季度面板需求陷入深度去库存周期,面板采购需求下降的幅度依然高于面板厂减产的幅度,全球LCD 电视面板供需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供需及价格: 三季度供需持续过剩,价格维持下降趋势
三季度,双韩品牌依旧严格控库存,受此影响中国品牌采购策略同样陷入保守预期。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统计数据显示,预计三季度全球Top 9 品牌TV面板采购需求不到3500万台,创近五年来最低水平。供应侧,尽管头部面板厂已启动被动减产,但产能减少的幅度仍无法跟上需求端的下降的幅度。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供需模型”测算数据(面积基准)显示,三季度全球LCD TV面板市场供需比将达8.6%,供需持续过剩,预计面板价格在低位水平将维持下降趋势。
走出寒冬:积极推动降本增效,短期需加大减产力度
LCD电视面板价格持续下降、同时其他品类面板价格亦呈现加速下降的趋势,面板厂商亏损压力随之剧增。而全球经济政治环境依然动荡,高通胀恐难以在短期内有效缓解,因此,全球电视市场需求难以期待强劲恢复。在此至暗时刻,电视面板厂商如何走出寒冬?供需关系何时恢复平衡?面板价格何时能止跌?群智咨询(Sigmaintell)认为,短期需加大减产力度;同时由于成本是核心竞争力,应积极推动降本增效。
(来源:群智咨询,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