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OLED是当前主流的显示技术,可实现柔性显示是该技术的优势之一,折叠屏手机、云卷屏手机、显示屏可升降的电视、折叠屏笔记本电脑等新产品在不断地刷新着消费者的想象力的同时,也满足了大众在使用屏幕产品时的各种便利性需求。
柔性产品在设计制作时对AMOLED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可弯折的最低半径,以折叠屏手机为例,通过铰链等设计,手机每次在折叠后屏幕都被弯折至一个固定的半径。为了使这个半径更小,折叠程度更高,往往需要进一步减薄屏幕厚度。
图1 折叠屏弯折半径示意图
薄膜封装(Thin Film Encapsulation, TFE)是屏幕中保护OLED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近乎整面覆盖于屏幕中,TFE减薄是提升屏幕可柔性的重要发展方向。而原子层沉积(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LD)是OLED封装层减薄开发的重要沉积技术。
ALD 由于其自限制反应特性,具有薄膜致密、针孔率低、均匀性高、共形性好、厚度可精细控制、可低温沉积等优点。部分单层ALD薄膜,如ALD AlOx,在水氧阻隔性能上已经可以达到薄膜封装的要求,但是在面对恶劣的温湿度环境时,单层AlOx薄膜容易水解,水氧阻隔性大幅减弱,这对于封装阻隔层来说是比较致命的一个问题。
ALD纳米叠层阻隔膜
为改善水解问题,纳米叠层ALD薄膜成为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案。
Lae等[1]对比了单层AlOx和AlOx/TiO2纳米叠层在浸入90℃的水中后其粗糙度和表面形貌的表现。如图2,单层AlOx在经过0.5hrs的水浴浸润后,其表面形成大量空洞,粗糙度增加较大,而AlOx/TiO2纳米叠层在24hrs的浸润后仍能够保持较佳的表面状态。作者认为纳米叠层能够缓解水解作用的原因主要有:(1)AlOx/TiO2纳米堆叠沉积形成了密度更加高的薄膜;(2)薄膜内形成的Al-O-Ti化学键合能够起到比AlOx更加好的防水解作用。
图2 单层AlOx与AlOx/TiO2纳米叠层在90℃水浴后表面状态对比
纳米叠层的具体实现方法,以AlOx/TiO2纳米叠层为例,是在AlOx的原子层沉积基本过程的基础上,穿插TiO2的原子层沉积的基本过程,我们把这些基本过程称作AlOx的Cycle和TiO2的Cycle。按照一定的Cycle的比例,将AlOx/TiO2 多个Cycle的组合形成一个大的Cycle,重复大Cycle的镀膜直到目标膜厚,即完成纳米叠层的生长。图2中纳米叠层就是以AlOx/TiO2为1:1的比例生长得到的,整个纳米叠层的生长过程为AlOx CycleàTiO2 CycleàAlOx CycleàTiO2 Cycle……,直到目标膜厚达成。
通过调整纳米叠层中不同材料基本过程的比例,可以做到叠层成分的精准调控,这同时也为纳米叠层的性质调控带来了多样性,增加了工艺窗口。同时,正是这样的生长方式,使得原本容易随着厚度的增加而结晶化的TiO2薄膜,在插入AlOx薄膜形成纳米叠层后,TiO2的结晶状态得到了很好的抑制。与AlOx/TiO2纳米叠层的机理类似,ZrO2/AlOx纳米叠层[2](如图3)、AlOx/SiOx纳米叠层[3]、ZnO/HfO2纳米叠层[4]和AlOx/ZnO纳米叠层[5]都已有一些研究基础,部分材料封装阻隔性的一些测试结果可参考表2/表3。
图3 ZrO2/AlOx纳米叠层的SEM截面示意图
表2[6] 纳米叠层与其WVTR-1
表3[7] 纳米叠层与其WVTR-2
除了封装的水氧阻隔性,在机械性能上,一些纳米叠层也能起到特殊的效果。Jeong等[5]通过对比单层AlOx与纳米叠层AlOx/ZnO的弯折可靠性,发现AlOx/ZnO中存在的微裂纹可以有效地起到裂纹钝化的作用,从而在弯折过程中,膜层承受了较大的应力,也能通过为裂纹降低实际产生的应力,且这些裂纹能在纳米叠层内部就截止而不会像单层AlOx那样裂纹直接贯通整个膜厚。
同一个课题组的Jeong[8]等研究了AlOx/ZnO/MgO(ZAM)三种材料的原子层沉积纳米叠层的封装特性,通过有意地在薄膜内部形成空洞和缺陷,弯折的过程中起到裂纹钝化的作用,使得该纳米叠层可承受较高的弯折应力。且这些空洞和缺陷在各个材料膜层间的位置不一,形成了冗长的水氧通过路径,其WVTR能达到2.06 x 10-6 g/m2/day。
图4 AlOx/ZnO纳米叠层的裂纹钝化机制:(a)裂纹尖端半径大小对应力的影响示意图;(b) 自然微裂纹对机械诱导裂纹的钝化机制示意图;(c) AlOx/ZnO纳米叠层的微裂纹产生机理:部分ZnO在沉积过程中会被腐蚀;(d) 纳米叠层、普通叠层与施加应力对比(最外层,其中红线为纳米叠层中微裂纹大小与最高承受应力的关系曲线)
结语
单层ALD薄膜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通过导入纳米叠层工艺可以进一步提高ALD封装阻隔膜的高温高湿环境可靠性和弯折可靠性。同时,由于纳米叠层可以由比较大的成分和工艺的调整空间,使得纳米叠层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制备不同性质的薄膜,进而满足薄膜封装的各种需求。
(来源:本站,转载请注明出处)